揸筆
成語(Idiom):揸筆
發音(Pronunciation):zhā b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握筆寫字或繪畫。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揸筆是一種用于形容人握筆寫字或繪畫的動作。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寫字或繪畫的技巧高超和熟練。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于贊美一個人的書法或繪畫技巧高超,也可以用于形容一個人在寫字或繪畫時的專注和認真態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揸筆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故事。相傳,唐代的畫家吳道子非常擅長繪畫,他在畫畫時總是握筆如神,技藝超群。有一次,他在畫山水時,一只蠅蟲飛到了他面前,他竟然能夠用筆尖輕輕地將蠅蟲畫在了紙上,無比細膩而不失神韻。這一幕被人看到后,大家紛紛贊嘆他揸筆的技藝,從此形成了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揸筆的姿勢非常標準,字跡工整。
2. 這位畫家揸筆如神,一筆一劃都非常有意境。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揸”字聯想為手握筆的動作,將“筆”字聯想為筆尖。這樣,通過形象化的記憶,可以更容易記住這個成語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書法、繪畫相關的成語,如“懸壺濟世”、“畫龍點睛”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揸起筆來,寫得非常認真。
2. 初中生:他揸筆的姿勢很標準,字跡很漂亮。
3. 高中生:這位畫家揸筆如神,作品非常有創意。
4. 大學生:他揸筆的技巧獨特,字跡狂放而不失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