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書
基本解釋
(1).《史記》八書之一?!?a href="/r_ci_9ed8a813edca1cb766b941c9fc895586/" target="_blank">史記·太史公自序》:“人情之所感,遠俗則懷,比《樂書》以述來古,作《樂書》第二。”
(2).泛指論述音樂的著作。 南朝 梁 沉約 《修定樂書疏》:“ 晉 中經簿,無復樂書。”《明史·樂志一》:“﹝ 張鶚 ﹞併進所著樂書二部。”
成語(Idiom):樂書(lè shū)
發音(Pronunciation):lè sh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讀書學習的樂趣和享受。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樂書是由“樂”和“書”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樂在這里指的是快樂、愉悅的意思,書指的是讀書、學習。樂書表示通過讀書學習來獲得快樂和享受。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樂書一般用于形容一個人對于學習的熱愛和享受,也可以用來形容學習的過程中的快樂和愉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樂書的故事起源于《史記·孔子世家》中的一則故事。故事講述了孔子的學生曾子因為學習而忘記了吃飯,孔子對他說:“你可以不吃飯,但不能不讀書。”這句話表達了孔子對于學習的重視和熱愛,也體現了樂書的含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樂書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由動詞“樂”和名詞“書”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于知識的追求讓他樂書忘食。
2. 她每天晚上都會找一本好書樂書一番。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樂書與快樂、愉悅的形象聯系起來記憶,例如想象自己在讀書的過程中感到快樂和享受的場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除了了解樂書的基本含義和用法外,還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讀書學習相關的成語和詞語,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樂書,每天都會讀很多有趣的故事書。
2. 初中生:我樂書,因為通過閱讀我可以拓寬自己的知識面。
3. 高中生:我樂書,因為讀書讓我感到快樂和愉悅,同時也能提高我的學業成績。
4. 大學生:我樂書,因為通過閱讀我可以不斷豐富自己的思想和見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