饑疫
基本解釋
飢餓無糧并患疫病。《三國志·吳志·吳主傳》:“士卒飢疫,死者大半。” 宋 蘇轍 《學士院端午帖子·太皇太后閣》詩之一:“青黃今接夏,飢疫免憂春。”
飢餓無糧并患疫病。饑,通“ 飢 ”。《資治通鑒·漢獻帝建安十三年》:“時 操 軍兼以饑疫,死者太半。”
成語(Idiom):饑疫(jī yì)
發音(Pronunciation):jī y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饑荒和瘟疫,形容災難深重,人民生活困苦。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饑疫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饑指饑荒,疫指瘟疫。饑荒指的是由于天災、戰亂等原因導致的糧食短缺,人們無法獲得足夠的食物造成的饑餓。瘟疫指的是某種傳染病在一定范圍內流行,導致大量人口生病甚至死亡。饑疫這個成語形容災難深重,人民生活困苦,是一種非常嚴重的情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饑疫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社會動蕩、人民生活艱難的情況。可以用于描述歷史上的饑荒和疫情,也可以用于形容當前某個地區的嚴重困境。例如,在古代,饑荒和瘟疫是常見的社會災害,人們生活在饑疫之中,苦不堪言。而在現代,我們也可以用饑疫來形容某個地區因為戰爭、自然災害或者其他原因而陷入困境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饑疫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歷史中。在古代,饑荒和瘟疫是常見的社會災害,對人民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因此,人們用饑疫這個成語來形容災難深重的情況,表達對困境的憂慮和同情。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饑疫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其中,“饑”和“疫”都是名詞,分別表示饑荒和瘟疫。兩個名詞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形容詞短語,用來形容困境深重的情況。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生活在饑疫之中,每天只能勉強維持生計。
2. 這個地區正面臨著饑疫的威脅,我們需要盡快采取措施來幫助當地的人民。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饑疫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饑餓得無法自理,同時身上還有很多病癥,形容他生活在饑疫之中。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記憶饑疫這個成語的含義和用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中國歷史上的饑荒和瘟疫,可以更好地理解饑疫這個成語的含義。同時,可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饑寒交迫、瘟疫蔓延等,擴大自己的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饑疫是一種很嚴重的災難,會導致很多人生病。
2. 中學生:在歷史上,饑疫給人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困擾。
3. 大學生:我們應該關注那些生活在饑疫之中的人們,盡力幫助他們渡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