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冶長
基本解釋
孔子 學生。名 長 字 子長 。或云字 子芝 。 春秋 齊 人,一說 魯 人。 孔子 謂其賢,以女妻之。傳說能通鳥語。 明 楊慎 《升庵詩話》卷十:“世傳 公冶長 通鳥語,不見於書。惟 沉佺期 《燕》詩云:‘不如黃雀語,能免 冶長 災。’ 白樂天 《鳥贈雀答詩序》云:‘余非 冶長 ,不能通其意。’似實有其事。或在亡逸書中,如《衝波傳》、《魯定公記》之類,今無所考耳。”《紅樓夢》第五八回:“ 寶玉 又發了呆性,心下想到:‘這雀兒必定是杏花正開時他曾來過,今見無花空有葉,故他亂啼。這聲韻必是啼哭之聲--可恨 公冶長 不在眼前,不能問他。’”參閱《史記·仲尼弟子列傳》。
成語(Idiom):公冶長
發音(Pronunciation):gōng yě zhǎ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公冶長是一個姓氏和官職的合成詞,用來形容人的品德高尚、才能出眾。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公冶長是由“公冶”和“長”兩個詞組成的。其中,“公冶”是一個姓氏,“長”是指官職中的高級職位。公冶長這個成語形容一個人的品德高尚、才能出眾,具備領導才能和行為操守的典范。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公冶長這個成語常用于贊美、夸獎一個人的高尚品格和卓越才能。在職場上,可以用來形容一個有領導才能、操守良好的上司或同事。在生活中,可以用來形容一個有道德操守、為人正直的朋友或家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公冶長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戰國時期的一位叫公冶長的人。公冶長是戰國時期齊國的一位官員,他以其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能而聞名于世。他在任職期間,以廉潔公正、聰明睿智的作風受到了人們的贊譽。因此,后人將他的名字和官職合成成語,用來形容人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公冶長是一個由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公冶”是姓氏,“長”是指官職中的高級職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品德高尚、才能卓越,真是個公冶長啊!
2. 我們公司的總經理是個公冶長,他以其正直的作風贏得了員工的尊敬。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公冶長的發音與“功業長”相近,通過聯想,將公冶長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與一個人的功業長久相聯系。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中國古代歷史感興趣,可以了解更多關于戰國時期的故事和人物,深入了解公冶長這個成語的背景和含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爸爸是個公冶長,他總是幫助別人解決問題。
2. 初中生:老師說我是個公冶長,因為我學習成績優秀,且為人正直。
3. 高中生:我希望將來能成為一個公冶長,為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4. 大學生:我覺得公冶長這個詞語很有深度,它不僅僅是形容一個人的才能,更是對一個人道德品質的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