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漏盡更闌
發音(Pronunciation):lòu jìn gèng l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事情已經到了最后的關頭,再也沒有任何機會或余地。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漏盡更闌是一個四字成語,由“漏”、“盡”、“更”和“闌”四個字組成。其中,“漏”指漏洞或破綻,“盡”表示完全或徹底,“更”表示更加或更進一步,“闌”指關頭或盡頭。整個成語的意思是指事情已經到了最后的關頭,再也沒有任何機會或余地。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漏盡更闌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事情已經到了無法挽回的地步,表示錯過了最后的機會或時機。可以用來形容學習考試、商業競爭、人生抉擇等方面的情境。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漏盡更闌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相傳,戰國時期,齊國平原君虞卿因為與齊國相國田忌的關系不和,被田忌排擠出朝廷。虞卿感到非常失落,于是他寫了一篇自述,表達自己的無奈和遺憾。其中有一句話寫道:“漏盡更闌,人事了斷。”后來,這句話就被人們引用,并逐漸演變成了成語漏盡更闌。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四字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考試前一天才開始復習,現在時間已經漏盡更闌了。
2. 商機一旦錯過,就很難再找到合適的時機,真是漏盡更闌啊!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成語的每個字與其含義進行聯想,幫助記憶。比如,“漏”可以聯想到漏洞或破綻,“盡”可以聯想到完全或徹底,“更”可以聯想到更加或更進一步,“闌”可以聯想到關頭或盡頭。將這些含義與成語的故事起源結合起來,可以更好地記憶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時間緊迫、錯失機會相關的成語,如“時不我待”、“失之交臂”等,以豐富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本來想參加足球比賽的,但是因為病了,錯過了報名的時間,現在機會已經漏盡更闌了。
2. 初中生:我本來可以在數學競賽中獲得第一名的,但是因為沒有好好復習,最后成績很差,機會已經漏盡更闌了。
3. 高中生:我本來可以申請到理想的大學的,但是因為沒有及時準備申請材料,現在已經過了報名的截止日期,機會已經漏盡更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