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綿綿不絕
發(fā)音(Pronunciation):mián mián bù ju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聲音、景象等連續(xù)不斷、持續(xù)不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綿綿不絕意味著事物持續(xù)不斷、源源不斷地發(fā)生或進行。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聲音、景象、人流等連續(xù)不斷、持續(xù)不絕的情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綿綿不絕常用于描述連續(xù)不斷、持續(xù)不絕的聲音、景象或人流等情況。它可以用來描述雨聲、河水流動聲、人來人往的場面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后漢書·卷七十五》中有一則記載,說的是劉秀(后來的漢光武帝)在軍隊中時,部隊行進時,他常常騎著馬在隊伍前面指揮軍隊,而劉秀在行進時,一直不停地發(fā)出口哨聲,以鼓舞士氣。后來,這個口哨聲就成了劉秀軍隊前進的象征,形容軍隊行進時的聲音連綿不絕。由此產(chǎn)生了“綿綿不絕”這個成語。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綿綿不絕是一個由兩個形容詞和一個副詞組成的成語,其中“綿綿”和“不絕”都是形容詞,意思分別是綿延連綿、不停不斷。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雨聲綿綿不絕,仿佛整個世界都被雨水包圍了。
2. 在人潮涌動的地鐵站,人們綿綿不絕地走進走出。
3. 河水綿綿不絕地流淌著,給大地帶來了生機。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綿綿不絕”與連綿不斷的水流相聯(lián)想,通過形象化的記憶,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綿綿不絕”類似意義的成語,如“連綿不斷”、“絡(luò)繹不絕”等,加深對這類成語的理解和應(yīng)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雨聲綿綿不絕,我聽著就想睡覺。
2. 初中生(13-15歲):人潮綿綿不絕,我費了很大力氣才擠上公交車。
3. 高中生(16-18歲):河水綿綿不絕地流淌,給大地帶來了無盡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