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爪
基本解釋
(1).指動物的牙齒和爪子。亦指人的牙齒和指甲。 漢 揚雄 《執金吾箴》:“如虎有牙,如鷹有爪,國以自固,獸以自保。牙爪葸葸,動作宜時。” 晉 張華 《命將出征歌》:“豹狼染牙爪,羣生號穹昊。” 唐 杜牧 《贈李處士長句四韻》:“老翁四目牙爪利,擲火萬里精神高。”
(2).比喻勇士或武將。 唐 李德裕 《扶風馬公神道碑銘》:“備牙爪則數逾十萬,竭心膂則酬必九遷。” 唐 李商隱 《韓碑》詩:“ 愬 武 古 通 作牙爪,儀曹外郎載筆隨。” 宋 司馬光 《涑水記聞》卷一:“汝曹悉皆天下精兵之髓,實吾之股肱牙爪。”
(3).猶羽翼。《晉書·王機傳》:“﹝ 王機 ﹞嘗慕 王澄 為人, 澄 亦雅知之,以為己亞,遂與友善,內綜心膂,外為牙爪。” 元 無名氏 《賺蒯通》第一折:“先去了此人牙爪,然后翦除了此人,纔使的我永無身后之患。”
(4).差役;仆從。 元 孫仲章 《勘頭巾》第三折:“你見這惡哏哏公吏排,不是我官不威牙爪威。” 明 梅鼎祚 《昆侖奴》第二折:“賢牙爪既有神術,何妨為脫狴牢?”
成語(Idiom):牙爪
發音(Pronunciation):yá zhǎ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壞人或兇惡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牙爪是由“牙”和“爪”兩個字組成的,牙是指動物的牙齒,爪是指動物的爪子。牙和爪都是動物的兇惡部分,因此牙爪成語的基本含義是指壞人或兇惡的人。這個成語形象地比喻那些心狠手辣、兇惡殘忍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牙爪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那些兇惡殘忍、行為惡劣的人。在口語和書面語中都可以使用,適用于各種場合。比如,你可以用這個成語來形容一個人的行為惡劣,或者用來警示他人不要和壞人有關系。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牙爪成語的故事并不是很明確,但可以推測這個成語的起源與動物的兇惡形象有關。動物的牙和爪都是它們捕獵和防御的工具,因此人們用這個成語來形容兇惡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牙爪是一個形象的比喻成語,由兩個具體的物體組成,可以用來形容那些兇惡殘忍的人。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人心狠手辣,真是個牙爪。
2. 小偷的牙爪被警察抓住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為了記憶這個成語,你可以將“牙”和“爪”這兩個字形象地與動物的兇惡形象聯系起來。你可以想象一只兇猛的野獸,它有鋒利的牙齒和銳利的爪子,這樣你就能記住牙爪的意思了。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感興趣,可以學習更多的成語和它們的故事起源。還可以通過閱讀和寫作來提高對成語的理解和運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小明是個牙爪,他經常欺負別的小朋友。
2. 小學生:那個壞人很牙爪,他經常打架欺負同學。
3. 初中生:這個犯罪團伙的成員都是一群牙爪,他們犯下了很多罪行。
4. 高中生:那個政治家被揭發出了很多丑聞,他原來是個牙爪。
5. 大學生:這個公司的老板是個牙爪,他為了利益不擇手段。
希望以上內容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歡迎繼續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