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浄
基本解釋
(1).佛教語。語本《十誦律》卷三七:“癡人,我聽噉三種浄肉。何等為三?不見,不聞,不疑。”此謂一般佛教信徒難以立即斷除肉食,故小乘戒中設變通之法,允許食用不見殺、不聞殺、不疑為我殺三種肉食。后因稱這三種肉為“三浄”。 南朝 梁 沉約 《究竟慈悲論》:“嗜深于情,尤難頓革,是故開設三浄,用伸權道。”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阿耆尼國》:“戒行律儀,潔清勤勵。然食雜三浄,滯於漸教矣。”
(2).佛教語。指色界第三禪的少凈天、無量凈天和遍凈天。《仁王經·序品》:“復有萬萬億九梵、三浄、三光、三梵。”
成語(Idiom):三浄
發音(Pronunciation):sān jià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三次凈化,指徹底清除污垢,使之純凈無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三浄是由“三”和“浄”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三”表示次數多,表示重復進行的動作;“浄”表示凈化、清潔。三浄的基本含義是指經過三次徹底的凈化,將事物中的污垢清除干凈,使之變得純凈無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三浄常用于形容徹底清理、洗凈或改正某事物,使其變得完美無缺。可以用于描述整理房間、清洗衣物、改正錯誤等場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有一則故事是三浄的起源。相傳秦始皇曾派人前往南海尋找長生不老藥,但最終沒有找到。回到秦國后,秦始皇非常生氣,怒斥他們說:“你們連長生不老藥都找不到,就應該被三浄!”意思是讓他們接受三次洗禮,以示懲罰。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字組成,第一個字為“三”,第二個字為“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花了一個星期的時間,三浄了整個房間,變得干凈整潔。
2. 這個項目經理對工作要求非常嚴格,總是要求我們做到三浄。
3. 老師批改了我們的作業后,要求我們進行三浄,找出錯誤并改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用以下方法幫助記憶三浄這個成語:
1. 將“三”字與次數多的概念聯系起來,表示重復進行的動作。
2. 將“浄”字與凈化、清潔的概念聯系起來,表示徹底清除污垢。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和詞語,如“一浄如舊”、“浄土”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每天都要三浄我的書包,讓它變得整潔干凈。
2. 初中生:考試前,我要三浄我的筆記,找出錯誤并改正。
3. 高中生:做實驗時,我們要進行三浄操作,確保實驗環境的干凈和準確性。
4. 大學生:在寫論文之前,我會進行三浄,徹底整理和修改文章,使之更加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