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累
基本解釋
謂身外事物的煩擾、拖累。 三國 魏 嵇康 《與阮德如》詩:“榮名穢人身,高位多災患,未若捐外累,肆志養浩然?!?唐 盧綸 《酬李端長安寓居偶詠見寄》詩:“自別前峰隱,同為外累侵?!?宋 曾鞏 《尚書都官員外郎陳君墓志銘》:“所處而安,絀外累也;所守而固,篤自強也?!?明 唐順之 《儀賓李公墓志銘》:“﹝ 李公 ﹞既清且閑,而又無外累與他好,是以能游心於載籍?!?/p>
成語(Idiom):外累
發音(Pronunciation):wài lé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外部的困擾或負擔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外累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外”指的是外部的,而“累”表示困擾或負擔。因此,外累的基本含義是指外部的困擾或負擔。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外累常用于描述外部的因素給人帶來的困擾或負擔,表達個人或團體在某種情況下承受了來自外界的壓力或困境。這個成語可以用于各種場景,例如工作、學習、生活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外累的具體故事起源目前尚無確切記載。然而,根據成語的字面意思,可以推測這個成語的起源與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外部困擾有關。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外累的結構比較簡單,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最近公司的財務問題給我帶來了很大的外累。
2. 考試前的各種壓力對學生來說是一種外累。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記憶成語外累可以通過以下方法:
1. 將“外”和“累”這兩個字分開記憶,然后想象一個人在外面承受著很多困擾和負擔。
2. 將外累與自己的經歷聯系起來,想象一些外部因素給你帶來了困擾或負擔的情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外累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有關成語的使用方法和其他相關成語,以豐富你的漢語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考試前遇到了很多家庭問題,真是外累??!
2. 初中生(13-15歲):學校的課外活動安排太多了,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外累。
3. 高中生(16-18歲):升學壓力是一種常見的外累,但我們要努力克服它。
4. 大學生(19-22歲):找工作時的面試壓力是一種常見的外累,我們需要做好準備。
5. 成年人(23歲及以上):工作中的各種問題給我帶來了很大的外累,但我會努力解決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