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不踰日
成語(Idiom):賞不踰日(shǎng bù yú rì)
發音(Pronunciation):shǎng bù yú r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賞月時不到月圓之日就已經賞到了滿月,形容能力高強,眼光敏銳。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賞不踰日的意思是在賞月時,能夠在月圓之前就能看到滿月。這個成語用來形容一個人的眼光敏銳,能夠在別人還沒有察覺到的時候,就能看到事物的本質和真相。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贊美、稱贊一個人的眼光敏銳,能夠看清事物的本質。可以用于形容一個人在做生意、投資、判斷事物等方面具有獨到的見解和準確的判斷。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個故事。相傳,有一位叫做齊悼公的國君,他非常喜歡賞月。有一天晚上,他看到了月亮,但他覺得月亮還沒有完全圓,所以他決定等到月亮圓了再賞月。然而,他的臣子卻告訴他,月亮已經是滿月了。齊悼公非常驚訝,他覺得自己的眼光太差了,贊嘆道:“我連滿月都賞不踰日,怎么能治理好國家呢?”從此以后,人們就用“賞不踰日”來形容那些眼光敏銳、能夠在別人之前看到事物本質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謂語+不+動詞+量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眼光真是賞不踰日,每次投資都能賺大錢。
2. 這位導演的藝術眼光賞不踰日,每部電影都是經典之作。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這個成語與賞月的場景聯系起來,想象自己在賞月時,能夠在別人還沒有察覺到的時候,就看到了滿月的美景。可以通過多次重復、聯想等方法來記憶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賞不踰日”相關的成語,如“目不踰望”、“見微知著”等,來豐富自己的詞匯量和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的教育眼光賞不踰日,總能看到我們的優點和潛力。
2. 初中生:我覺得爸爸的商業眼光賞不踰日,每次投資都很成功。
3. 高中生:這位科學家的研究眼光賞不踰日,他提出了很多有創意的理論。
4. 大學生:我認為這位設計師的審美眼光賞不踰日,他設計的作品都很具有藝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