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慝
基本解釋
見“ 百匿 ”。
成語(Idiom):百慝
發音(Pronunciation):bǎi t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壞事或惡劣行為多到無法計數。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百慝由“百”和“慝”兩個字組成。其中,“百”表示數量之多,可以理解為“很多”;“慝”表示邪惡、惡劣。合在一起,百慝的意思就是壞事或惡劣行為多到無法計數。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用于形容某人或某事的惡劣程度極高,壞事或惡劣行為多到令人難以忍受的程度。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品行惡劣,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事件或事物的負面影響極大。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養生主》中有一則寓言故事,講述了一只鳥不斷地為自己的巢穴添加枯草,最終堆積成山。這個故事用來比喻壞事或惡劣行為積累到無法計數的程度,形成了成語“百慝”。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人做了百慝之事,罪無可赦。
2. 這個地方的環境糟糕到了百慝的地步。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百慝”與“壞事惡劣行為多到無法計數”聯想在一起,形成記憶的關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道德、品行相關的成語,如“眾口鑠金”、“惡貫滿盈”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這個小偷做了百慝之事,偷了很多東西。
2. 初中生(13-15歲):這個學生的作業都是抄襲的,簡直是百慝之人。
3. 高中生(16-18歲):這個政府官員貪污受賄,百慝之行令人發指。
4. 大學生及以上:這個公司的管理層不擇手段地追求利潤,已經到了百慝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