緗荷
成語(Idiom):緗荷
發音(Pronunciation):xiāng h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服飾華麗而不俗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緗,古代染料的一種,色澤鮮艷;荷,指蓮花。緗荷原指染色華麗的蓮花,后來泛指華麗而不俗氣的服飾。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女子的服飾,也可用來形容其他事物的外表華麗而不俗氣。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緗荷一詞最早出現在《后漢書·朱買臣傳》中。據說朱買臣是東漢末年的一位官員,他非常喜歡華麗的服飾,每天都穿著鮮艷華麗的衣服出行。有一天,他騎著馬經過一片荷塘,看到荷花的色彩非常鮮艷,于是他就對自己的服飾贊美道:“我的衣服就像緗荷一樣,華麗而不俗氣。”這樣,緗荷一詞就成為了形容華麗不俗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緗荷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結構簡單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她穿著一襲緗荷的禮服,顯得非常優雅。
2. 這幅畫色彩繽紛,猶如一幅緗荷圖。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與繽紛的顏色聯系起來,想象一朵緗荷的鮮艷色彩,以幫助記憶該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形容華麗的成語,如“錦繡前程”、“絢麗多彩”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她穿著緗荷色的裙子,看起來像一朵美麗的花。
2. 初中生:這幅畫的色彩非常緗荷,給人一種華麗而不俗氣的感覺。
3. 高中生:她的外表緗荷華麗,但內心卻十分樸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