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達達主義
發音(Pronunciation):dá dá zhǔ y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達達主義是20世紀初期在歐洲興起的一種藝術和文化運動,主張摒棄傳統藝術規范和邏輯思維方式,追求非理性、自由和幽默的藝術表現形式。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達達主義是一種反傳統的藝術運動,它反對傳統藝術的約束和規范,試圖通過破壞傳統的藝術形式和語義,來表達對社會現象和價值觀的批判。達達主義作品常常采用荒誕、離奇、怪異的手法,以幽默和諷刺的方式來呈現現實世界的荒謬和荒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達達主義常常在藝術創作、文學、戲劇、電影等領域中使用。它可以用來描述一種追求非傳統、非理性和自由的創作方式,同時也可以用來批評社會現象和傳統觀念。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達達主義起源于1916年的瑞士,當時一群藝術家和作家在蘇黎世組成了一個名為“達達”的小組織,他們反對戰爭、資本主義和傳統的藝術觀念。達達主義的創始人之一是特里斯坦·查拉,他在1918年發表了《達達宣言》,奠定了達達主義的基本理念。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達達主義是由“達達”和“主義”兩個詞組成的復合詞。其中,“達達”表示達達主義的特征和核心思想,“主義”表示一種思想體系或理論。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繪畫作品充滿了達達主義的元素,給人一種荒誕和離奇的感覺。
2. 這部電影采用了達達主義的手法,通過荒誕的情節和怪異的形象來表達對社會現象的批判。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達達主義”。可以想象一個人頭戴一頂大大的帽子,帽子上面寫著“達達”,這個人在用雙手比劃著一些奇怪的動作,表達出非理性和荒誕的感覺。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記憶達達主義的含義和特征。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對達達主義感興趣,可以進一步了解達達主義的代表人物、作品和影響。還可以學習其他藝術運動和文化現象,如超現實主義、波普藝術等,來拓寬對藝術和文化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喜歡畫一些奇怪的形狀,老師說我的畫像達達主義一樣。
2. 初中生:我們學校的戲劇社團上演了一出達達主義的話劇,非常有趣。
3. 高中生:我在寫作文的時候嘗試了一下達達主義的寫作風格,老師很驚訝。
以上是關于“達達主義”詞語的學習指南,希望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