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爛尾墓
發音(Pronunciation):làn wěi m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修建過程中被放棄或未能完成的墓地。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爛尾墓是由“爛尾”和“墓”兩個詞組成的成語。爛尾指工程、項目等未能按計劃完成或被放棄。墓指埋葬死者的地方。爛尾墓形象地比喻被放棄或未能完成的墓地。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工程、項目等因各種原因而被放棄或未能完成的情況。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計劃、事情或活動無法如期完成。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爛尾墓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的一則故事。相傳,唐朝時,有個人在一座山上修建自己的墓地。然而,由于他遭遇了一系列的不幸和困難,導致墓地建設一直拖延。最終,這座墓地未能如期完工,變成了一座爛尾墓。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爛尾墓是形容詞短語+名詞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工程因為資金問題變成了一座爛尾墓。
2. 他的計劃最終變成了一項爛尾墓。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被遺棄、未能完成的墓地的形象,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類似的成語,如“廢墟”、“爛尾樓”等,以擴展對被放棄或未能完成的事物的形象化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這座廢棄的建筑變成了一個爛尾墓。
2. 初中生(13-15歲):這個項目因為資金問題成了一座爛尾墓。
3. 高中生(16-18歲):這個計劃最終變成了一項爛尾墓,讓人非常失望。
4. 大學生及成人(18歲以上):這個企業投資了大量資金,但最終卻變成了一座爛尾墓,令人扼腕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