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竇
基本解釋
石穴。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漓水》:“驗其山有石竇,下深數(shù)丈,洞穴深遠,莫究其極。” 隋 江總 《入龍丘巖精舍》詩:“風窗穿石竇,月牖拂霜松?!?宋 蘇軾 《巫山》詩:“石竇有洪泉,甘滑如流髓?!?/p>
成語(Idiom):石竇
發(fā)音(Pronunciation):shí dò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耳朵聾得像石頭一樣,形容聽力極差或不聽勸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石竇是由“石”和“竇”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石”指的是石頭,“竇”指的是耳竅。這個成語的意思是,人的耳朵聾得像石頭一樣,形容聽力極差或不聽勸告。它用來形容那些不愿意傾聽他人意見,固執(zhí)己見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常用于形容那些不聽勸告、固執(zhí)己見的人。當你想要表達某人不肯聽取他人建議,一味堅持自己意見時,可以使用這個成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石竇成語的具體故事起源并沒有明確的記載。但是,根據(jù)一些文獻記載,石竇這個成語最早出現(xiàn)在《莊子·外物》一篇中。莊子是中國古代哲學家,他在這篇文章中寫道:“竇者,耳之竅也;石者,不通也。言者,通外內(nèi)之謂也?!边@段文字意味著人的耳朵是通向外界的竅門,而石頭則不通,因此人的耳朵聾得像石頭一樣,就是形容人聽力極差或不聽勸告。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石竇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就是一個石竇,你怎么勸都沒用。
2. 我的爺爺年紀大了,變成了一個石竇,聽力很差。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lián)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的耳朵被石頭堵住,聽不到任何聲音,從而聯(lián)想到石竇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感興趣,可以學習更多的成語,了解它們的故事和用法。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有個同學就是個石竇,老師說了很多次,他還是不聽。
2. 初中生:有些同學很石竇,對于老師的建議總是置之不理。
3. 高中生:我爸爸是個石竇,我怎么勸都沒用,他總是固執(zhí)己見。
4. 大學生:有些人的思想真的很石竇,對于新鮮的觀點毫不接受。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石竇”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