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卑下(bēi xià)
發音(Pronunciation):bēi xià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態度謙卑、言行低下,缺乏自信和自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卑下是由“卑”和“下”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卑指低下、謙遜,下指低下、卑賤。卑下形容一個人的態度謙卑、言行低下,缺乏自信和自尊。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卑下一詞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的態度和行為低下,缺乏自信和自尊。可以用來批評那些自卑、自賤、奴顏婢膝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卑下一詞最早出現在《孟子·告子上》一書中,其中有一段對話:“子夏曰:‘卑者自卑也,而不敢自高者,亦自卑也。’”可見,卑下一詞在古代就已經被用來形容一個人的態度謙卑、言行低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卑下態度讓人感到厭惡。
2. 她卑下地低下了頭,不敢正視對方。
3. 這些奴顏婢膝的人總是卑下地討好上司。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卑賤”、“低下”等詞匯聯系起來,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卑下相關的成語,如“卑躬屈膝”、“卑鄙無恥”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卑下態度讓老師很生氣。
2. 初中生:她卑下地請求老師給予更多的機會。
3. 高中生:這些奴顏婢膝的人總是卑下地迎合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