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補
基本解釋
征調或拘捕以作補充。《元典章·臺綱一·臺察咨稟等事》:“又據臺椽按察司書吏奏,差人等選擇通曉法理,有行止不作過犯之人勾補,毋得捏合。” 明 唐順之 《條陳薊鎮補兵足食事宜》:“一,專責任以嚴勾補。”《明史·陶安傳》:“子 晟 , 洪武 中為 浙江 按察使,以貪賄誅。其兄 昱 亦坐死,發家屬四十餘人為軍。后死亡且盡,所司復至 晟 家勾補。”
成語(Idiom):勾補(gōu bǔ)
發音(Pronunciation):gōu b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修補、補救。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勾補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勾指的是修補,補指的是補救。它的基本含義是指修補已經出現問題的地方或事物,以達到恢復正常或改善的目的。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勾補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人們在工作或生活中遇到問題后采取措施進行修復和改善的情況。它可以用于各種場景,比如修補破損的物品、修復錯誤的決策、彌補遺漏的信息等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勾補成語的具體故事起源尚無明確記載,但可以推測它的起源與古代人們修補衣物、建筑物等有關。在古代,人們常常使用線和針勾結來修補破損的衣物,以延長其使用壽命。因此,勾補成語的含義也就延伸到了修復和改善其他事物的領域。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勾補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形式簡單明了,易于理解和記憶。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勾補了一下自己的演講稿,使其更加生動有趣。
2. 這個項目出了一些問題,我們需要勾補一下,以確保順利完成。
3. 她用針線勾補了一下破損的裙子,讓它看起來又煥然一新。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勾結衣物的修補過程聯系起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自己在修補破損的衣物,使用線和針勾結來修復,就像在修復其他事物一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勾補成語相關的成語,比如“補救”、“修補”、“彌補”等。了解這些成語的含義和用法,可以豐富自己的詞匯量,并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用膠水勾補了我的書包,現在它又整齊又漂亮了。
2. 初中生:老師說我這次考試不及格,我要努力勾補我的知識漏洞。
3. 高中生:我發現論文中有一處錯誤,我需要勾補一下以確保準確性。
4. 大學生:我在實習期間犯了一個錯誤,我要盡快勾補以避免對公司造成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