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寵辱若驚
發音(Pronunciation):chǒng rǔ ruò jī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對待榮辱時態度極端敏感,害怕受到寵愛和侮辱。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寵辱若驚是由“寵”、“辱”、“若”、“驚”四個字組成的成語,表示人對待榮辱時反應過度敏感,極易受到寵愛或侮辱的影響,情緒波動劇烈。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對待自己的榮辱感非常敏感,對別人的表揚和批評都會產生過度的反應。也可以用來形容某些特定情況下人們的心態,例如在面對重要考試、職位晉升等時,人們會因為害怕失敗或者害怕失去而感到緊張不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孟子·離婁下》中有一則故事。故事中,離婁是一個聰明能干的人,他的才能受到了君王的賞識和寵愛。有一次,離婁進宮拜見君王,君王對他說:“你的才能如此出眾,我真是為你高興?!彪x婁回答說:“但愿我不受寵愛?!本躞@訝地問他為什么,離婁回答說:“受到寵愛容易讓人驕傲自滿,驕傲自滿就容易失去謙虛謹慎的心態。”這個故事反映了寵辱若驚的含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寵辱若驚的結構是“A + B + C + D”,其中A代表“寵”(favor),B代表“辱”(insult),C代表“若”(as if),D代表“驚”(startled)。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待榮辱寵辱若驚,對他人的評價非常在意。
2. 面對失敗,他總是寵辱若驚,過度地反應。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寵辱若驚”與“害怕受到寵愛和侮辱”聯系起來記憶。也可以將成語分解為四個部分單獨記憶,然后再將它們組合起來。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有關情緒和心態的成語,如“喜怒無常”、“憂心忡忡”等,來豐富自己的詞匯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表揚了我,我寵辱若驚地笑了起來。
2. 初中生:她對待榮辱寵辱若驚,總是過度地反應。
3. 高中生:面對考試成績,他寵辱若驚,總是過于緊張。
4. 大學生:他對別人的評價寵辱若驚,非常在意別人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