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建
成語(Idiom):常建
發音(Pronunciation):cháng ji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常常修建、建造。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經常進行修建、建造的意思。常建常拆,形容頻繁建筑活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建常拆的場景,比如城市的建設工程、房屋的維修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常建是由《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引出的成語。故事中,戰國時期吳國的大將吳起曾經在蘇州修筑了一座高大的城墻,但剛修好不久,吳起又拆掉重修。當時有人問他為什么頻繁修建城墻,吳起回答說:“常建常拆,才能保持城墻的堅固和完好。”從此,常建成為了一個成語,用來形容頻繁修建、建造的情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常建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字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城市發展很快,常建常拆,一年比一年漂亮。
2. 這個房子老是有問題,常建常修,維修費用很高。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常建與頻繁修建的場景聯系起來進行記憶。想象一個城市不斷進行修建和拆除的過程,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其他與建設、修建相關的成語,如常修不拆、破釜沉舟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們學校常建新的教學樓,每年都有新的教室可以用。
2. 初中生(13-15歲):城市里的建筑物常建常拆,一年比一年漂亮。
3. 高中生(16-18歲):這個國家經濟發展迅速,各地都在常建大樓,城市面貌不斷改變。
4. 大學生及以上(18歲以上):這個行業的科技更新太快了,我們必須常建常拆,以跟上時代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