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果
基本解釋
佛教語。猶正果。佛教修行所達到的圓滿境界。《楞嚴經》卷一:“佛告 阿難 :世間一切諸修學人,現前雖成九次第定,不得漏盡成阿羅漢,皆由執此生死妄想誤為真實,是故汝今雖得多聞,不成圣果。”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譯經下·曇無竭》:“ 天竺 禪師 佛馱多羅 ,此云 覺救 ,彼方咸云已證圣果?!?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縛喝國》:“雖證圣果,終無神變,蓋亦千計,不樹封記。”
成語(Idiom):圣果
發音(Pronunciation):shèng guǒ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高尚的品德或行為,也指具有救世救民之功德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圣果”由“圣”和“果”兩個字組成。圣,指道德高尚、品德崇高;果,指結果、成果。圣果的基本意思是指具有高尚品德和行為的人所取得的成果。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有功德的人,或者指那些具有卓越品德并取得顯著成就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圣果”的故事并不多見,但在古代文獻中,有關圣果的描述多出現在佛教經典和道教經典中,用來形容那些通過修行和行善而得到成果的圣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字組成,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慷慨解囊,一直被人稱為圣果。
2. 這位科學家的發明對人類有著巨大的圣果。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圣果”與圣人的果實聯系起來,形象地表示高尚品德和成就。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佛教和道教的經典,了解更多關于圣果的描述和故事。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是我們心中的圣果,她教會了我們很多知識。
2. 初中生:他的慷慨解囊,幫助了很多需要幫助的人,真是一位圣果。
3. 高中生:那位科學家通過多年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是一位有著巨大圣果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