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量
基本解釋
(1).統一度量。《管子·君臣上》:“衡石一稱,斗斛一量,丈尺一綧。”《史記·秦始皇本紀》:“器械一量,同書文字。”
(2).引申為相同無別。 漢 王充 《論衡·量知》:“不知之者,以為皆吏,深淺多少同一量,失實甚矣。” 晉 陸機 《文賦》:“體有萬殊,物無一量。”
一雙。量,通“ 緉 ”。 漢 應劭 《風俗通·怪神·世間多有亡人魄持其家》:“我病死,喪在陌上,常苦饑寒。操一量不借,掛屋后楮上。” 吳樹平 校釋:“一量即一雙。不借,麻鞋。”《南齊書·張融傳》:“今送一通故衣,并履一量。”
成語(Idiom):一量(yī liàng)
發音(Pronunciation):yī lià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一次性、一下子、一口氣等的意思。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一量表示一次性、一下子地做某件事情,強調動作迅速、連續不斷。該成語常用于口語中,形容某種動作或行為迅速、連貫。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日常口語交流中,可以用來形容某種連續、迅速的動作或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暫無相關故事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一”和“量”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量氣就把那個箱子搬了出去。
2. 她一量手就把書翻了一頁。
3. 他一量腳就跑得飛快。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一量”聯想成“一次性量”,表示一次性、一下子地做某件事情。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速度、連續性相關的成語,如“一鼓作氣”、“一揮而就”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他一量氣就跑到了終點。
2. 初中生(13-15歲):她一量手就把作業寫完了。
3. 高中生(16-18歲):他一量腳就沖過終點線。
以上是關于中國成語“一量”的學習指南,希望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