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攝
基本解釋
(1).謂處理公務。《古今小說·臨安里錢婆留發跡》:“卻説縣尉次日正要勾攝公事,尋硯底下這幅訪單,已不見了。” 清 褚人穫 《堅瓠九集·板隸》:“ 全椒 章惠 知 溫州 平陽縣 ,奉公愛民,理繁就簡,凡百公務,不差隸卒勾攝。”
(2).拘捕;傳拿。《元典章·刑部十五·停務》:“官司不詳事體,依憑勾攝,民皆受苦。”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一》:“吾為冥吏,至南村有所勾攝,適同路耳。” 魯迅 《朝花夕拾·無常》:“聽說他一手還拿著鐵索,因為他是勾攝生魂的使者。”
(3).謂對人有極強的吸引力。 茅盾 《霜葉紅似二月花》八:“﹝ 朱小姐 ﹞心里卻想著 競新 此時是否仍站在門外,也想到 競新 那一雙會勾攝人家心靈的眼睛。”
成語(Idiom):勾攝
發音(Pronunciation):gōu sh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用言辭、行為等方式吸引或引誘他人,使其心神不寧,無法自拔。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勾攝是由“勾”和“攝”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勾,表示勾引、吸引;攝,表示吸引、束縛。這個成語的基本意思是用言辭、行為等方式吸引或引誘他人,使其心神不寧,無法自拔。它形象地描述了人們在某種情況下被外界的誘惑所吸引,無法自拔。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勾攝這個成語常常用于描述人們被外界的各種誘惑所迷惑,無法自拔的情況。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對某種事物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或熱愛,以至于無法自拔;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被某種誘惑所迷惑,無法自拔。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勾攝的故事并不多見,但有一則與勾攝相關的故事可以作為參考。相傳,古代有一位名叫董敬的人,他非常喜歡打獵。有一天,他在山林中遇到了一只美麗的白鹿,白鹿非常聰明,董敬被它吸引住了。他追了整整三天三夜,始終無法捕捉到白鹿,最終精疲力盡倒在了地上。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們在追求某種事物時,有時會被它所吸引,無法自拔。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形式為“動詞 + 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音樂的熱愛勾攝了他的全部精力。
2. 這個廣告的誘惑力太大了,完全勾攝了我的注意力。
3. 他的美麗外表勾攝了無數人的眼球。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勾攝”與吸引、誘惑等含義聯系起來,形象地想象一個人被外界的吸引力所束縛,無法自拔的情景,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類似含義的成語,如“傾國傾城”、“心醉神迷”等,以擴展對于類似概念的理解和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對電子游戲的喜愛勾攝了他的全部注意力,忘記了學習。
2. 初中生(13-15歲):這個演唱會的精彩表演勾攝了觀眾們的心神。
3. 高中生(16-18歲):她的美麗和智慧勾攝了無數男生的心,無法自拔。
4. 大學生(19-22歲):這部電影的劇情和演員的表演勾攝了觀眾們的注意力。
希望以上的學習指南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