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dà yīn xī shēng ㄉㄚˋ ㄧㄣ ㄒㄧ ㄕㄥ大音希聲(大音希聲)
《老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王弼 注:“聽之不聞名曰希,不可得聞之音也。有聲則有分,有分則不宮而商矣。分則不能統眾,故有聲者非大音也。” 魏源 本義引 呂惠卿 曰:“以至音而希聲,象而無形,名與實常若相反者也,然則道之實蓋隱於無矣。”意謂最大最美的聲音乃是無聲之音。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大音希聲
成語(Idiom):大音希聲
發音(Pronunciation):dà yīn xī shē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聲音很大,但意義卻很微弱,或者指言辭雖隆重,但實際上卻空洞無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大音希聲這個成語由四個字組成,分別是“大音”和“希聲”。大音指的是聲音很大,有很高的音量;希聲指的是聲音微弱,幾乎聽不到。這個成語的意思是指聲音很大,但意義卻很微弱,或者指言辭雖隆重,但實際上卻空洞無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某些言辭或行為,表面上很有氣勢,但實際上沒有什么實質性的內容或影響力。例如,某人在演講時言辭激昂,但實際上沒有提供任何有價值的信息,可以說他的演講就是大音希聲。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戰國策·齊策一》記載了一個故事,說齊國的人向齊莊公報告有人在城外大喊“救命”,齊莊公卻沒有理會。后來,有人告訴他,原來是一只雞在叫,齊莊公非常后悔沒有及時救援。從此以后,他對于言辭雖大聲卻沒有實際意義的事情十分警惕,因此有了“大音希聲”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演講雖然大聲嘹亮,但是內容卻是大音希聲。
2. 這部電影在宣傳上大張旗鼓,但實際上是大音希聲。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成語的含義與音樂相聯系,想象一個人在高聲唱歌,但是卻聽不到他的聲音,這樣可以幫助記住“大音希聲”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其他相關的成語,例如“聲東擊西”、“虛張聲勢”等,可以幫助加深對成語的理解和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的話雖然很大聲,但是我們都聽不懂,感覺像是大音希聲。
2. 初中生:他在班上大聲喊著要改變學校的規定,但是卻沒有提出任何實際的建議,像是大音希聲。
3. 高中生:那位政治家的演講雖然慷慨激昂,但是卻沒有提供任何切實可行的政策,可以說是大音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