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庇
成語(Idiom):覆庇(fù bì)
發音(Pronunciation):fù b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庇護、保護。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覆庇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第一個字“覆”表示覆蓋、保護,第二個字“庇”表示庇護、遮擋。合在一起,覆庇的意思是庇護、保護。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覆庇多用于形容一個人或組織為他人提供庇護、保護的行為。也可以用來形容一種親切關懷、呵護的情感。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覆庇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左傳》中的一則故事。據說,在春秋時期,晉國國君重耳被迫流亡,途中遇到了一個叫范宣的老百姓,他將重耳藏在自己的家里,為他提供了庇護。后來,重耳成為了晉國的國君,他非常感激范宣的幫助,說:“范宣覆庇于我,我何以報之?”意思是范宣保護了他,他應該如何回報范宣的恩情。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沒有特殊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為那些無家可歸的人提供了溫暖的覆庇。
2. 這個社區為老人提供了周到的覆庇,讓他們感到安全和舒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想象一個大樹的樹冠覆蓋在一個小鳥身上的形象來記憶這個成語。樹冠象征著庇護,小鳥則象征著被保護的對象。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其他與庇護、保護相關的成語,如庇蔭、庇護、護衛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對我們像覆庇一樣的照顧,讓我們感到很溫暖。
2. 初中生:父母是我們最堅實的覆庇,無論遇到什么困難都能給予我們力量。
3. 高中生:社會對弱勢群體應該提供更多的覆庇和關懷,讓他們享有平等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