踵息
成語(Idiom):踵息(zhǒng xī)
發音(Pronunciation):zhǒng x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聲音漸漸消失,不復存在。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踵息是由“踵”和“息”兩個字組成的成語。踵指腳后跟,息指聲音停止。踵息形容聲音逐漸消失,漸漸沒有了。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踵息多用于形容聲音逐漸遠去,不復存在的情景。可以用來形容人們的言論、呼喊聲或音樂聲逐漸消失。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逍遙游》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位叫做魯仲連的人,他的聲音非常洪亮,可以聽到數十里之外。有一天,他在山上演奏了一曲簫音,聲音傳得非常遠。聽到這曲音樂的人們都贊嘆不已,紛紛前來欣賞。然而,當魯仲連停止演奏后,曲音漸漸消失,再也聽不到了。人們感到非常遺憾,形容這種聲音逐漸消失的情景,就用了成語“踵息”來描述。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踵息是一個動賓短語,由動詞“踵”和動詞“息”組成,其中“踵”作為動詞,意為“跟隨”,“息”作為動詞,意為“停止”。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熱烈的掌聲漸漸踵息,會場恢復了寂靜。
2. 演唱會結束后,觀眾們的歡呼聲逐漸踵息,現場恢復了平靜。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踵息”與聲音漸漸遠去的情景聯系起來,形象地想象一個人的腳后跟隨著聲音慢慢離開,最終聲音消失不見的場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故事或文章,了解更多關于踵息的使用場景和意義。同時,還可以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例如“漸行漸遠”、“漸行漸穩”等,以擴展對形容聲音逐漸消失的表達方式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歲):放學鈴聲響起后,同學們的笑聲漸漸踵息,校園變得安靜。
2. 初中生(13歲):大家的喧鬧聲在老師的威嚴目光下逐漸踵息,課堂恢復了秩序。
3. 高中生(17歲):比賽結束后,觀眾們的歡呼聲漸漸踵息,體育館恢復了寧靜。
4. 大學生(20歲):演講結束后,聽眾們的掌聲漸漸踵息,會場回歸了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