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肪
成語(Idiom):膏肪(gāo fáng)
發音(Pronunciation):gāo fá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財富、資源豐厚,能夠滿足需求。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膏肪一詞原指油脂,后引申為豐富、充裕之意。在成語中,膏肪用來形容財富、資源豐厚,可以滿足人們的需求。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某個地方或者某個人的財富、資源豐富,能夠滿足各種需求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膏肪出自《史記·項羽本紀》。項羽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和政治家,他在戰國末年起義反秦,建立了自己的國家。在一次戰斗中,他的軍隊被困在了一個被敵人包圍的城市里,糧草短缺。項羽卻對部下說:“何為困乎?吾腹中有膏肪耳!”意思是他自己身體里有足夠的脂肪可以支撐自己,不需要外界的糧草。這個故事中的“膏肪”形象地表達了項羽財富豐厚的意義,后來成為了成語的一部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地方資源豐富,真是膏肪之地。
2. 他家的生活條件很好,家境膏肪。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脂肪相關的形象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人身體上有很多脂肪,意味著他的財富、資源很豐富。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一下中國古代的財富觀念和資源分配方式,以及戰國時期的歷史背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家有很多玩具,真是膏肪啊!
2. 初中生:這個學校的圖書館藏書很多,真是膏肪之地。
3. 高中生:這個地方的經濟發展很快,資源豐富,是個膏肪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