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類
基本解釋
猶支屬?!?a href="/r_ci_b77c9fa8a4d180deddbadcc0338feab7/" target="_blank">后漢書·陳蕃傳》:“而帝乳母 趙嬈 旦夕在太后側,中常侍 曹節 、 王甫 等與共交搆,諂事太后。太后信之,數出詔命,有所封拜,及其支類多行貪虐, 蕃 常疾之?!?/p>
成語(Idiom):支離破碎(zhī lí pò suì)
發音(Pronunciation):zhī lí pò su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事物分離破碎,不完整。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比喻事物或觀念的組織、結構或關系松散、不完整。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事物、觀念、組織等的破敗、分崩離析的狀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孟子·公孫丑上》:“吾聞之也,支離破碎,無所適從。吾惡乎適從人之所不欲適從者邪?”故事中的支離破碎形容了孟子所說的無法找到適合的歸屬、無法找到合適的方向。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組織內部支離破碎,無法形成統一的行動計劃。
2. 他的思維支離破碎,無法理清自己的思路。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將支離破碎的形象與事物分離破碎的狀態聯系起來??梢韵胂笠粋€碎掉的花瓶,碎片支離破碎地散落在地上。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含有“支類”的成語,如支支吾吾、支支梧梧等,以擴大對該詞語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6-12歲):我的玩具被弟弟摔得支離破碎了。
初中生(12-15歲):這個班級的集體榮譽已經支離破碎了。
高中生(15-18歲):他的夢想因為各種困難而支離破碎了。
大學生(18歲以上):社團內部的紛爭導致組織支離破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