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放誕無禮(fàng dàn wú lǐ)
發音(Pronunciation):fàng dàn wú l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言語或行為放縱不受禮節限制,不顧他人感受。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放誕無禮是由“放誕”和“無禮”兩個詞組成的成語。放誕指放縱、放肆,無禮指不遵守禮節、不尊重他人。這個成語形容一個人的言行舉止非常放縱,不受禮節和道德的限制,缺乏對他人的尊重和關懷。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放誕無禮常用于批評某人的不良行為或不當言辭,強調其言行超出了社會公約和道德底線。可以用來形容某人在公共場合發表不當言論、舉止不得體,或者在個人生活中不尊重他人的感受。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放誕無禮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左傳·成公世子》。公元前594年,成公世子因為放縱無度,舉止不檢點,被其父親成公君責備。成公世子的妻子子弘勸他改正,但成公世子卻不以為然,反而繼續放縱自己的行為。最終,成公世子因為放誕無禮的行為而被廢黜,失去了繼承國君之位。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放誕無禮的結構是形容詞+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言行放誕無禮,完全沒有把別人的感受放在心上。
2. 這位演員在公共場合舉止放誕無禮,引發了一片爭議。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方法記憶“放誕無禮”這個成語:
1. 將放誕和無禮兩個詞分別記憶,放誕可以聯想為放縱、放肆的意思,無禮可以聯想為不禮貌、不尊重他人的意思。
2. 將放誕和無禮兩個詞連起來,形成一個形容詞+形容詞+名詞的結構,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基本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放誕無禮相關的成語,例如“放肆”、“無禮”等,來豐富自己的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在課堂上說了很多放誕無禮的話,讓老師生氣了。
2. 初中生:他的舉止放誕無禮,沒有一點風度和禮貌。
3. 高中生:在公共場合舉止放誕無禮,會給他人帶來不良影響。
4. 大學生:他的言行放誕無禮,完全不顧及他人的感受。
5. 成年人:在社交場合,我們應該避免放誕無禮的言行,保持應有的禮儀和尊重。
希望這個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記憶“放誕無禮”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