鞶鑒
成語(Idiom):鞶鑒(péi jiàn)
發音(Pronunciation):péi ji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以古代士人的鞶(bèn)為鏡,用于比喻以古為鑒,警戒自己不犯同樣的錯誤。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鞶是古代士人佩戴在身上的一種鏡子,用來照瞧自己的形象。鑒是鏡子的另一種稱呼。成語“鞶鑒”借用了這個意象,形容以古為鑒,通過對歷史的反思和教訓,警戒自己不犯同樣的錯誤。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可以用來提醒自己和他人要從歷史中吸取教訓,不重蹈覆轍。也可以用來勸誡他人要引以為戒,不要重犯過去的錯誤。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鞶鑒”最早出自《左傳·僖公二十三年》,原文為“以鞶鑒之”。這個故事發生在公元前523年,魯國的僖公派遣公子駘和季孫行父去晉國觀察學習,回來后他們向僖公報告稱,晉國的政治風氣非常好,沒有貪污腐敗的現象。僖公聽后感慨萬分,說出了“以鞶鑒之”的名句。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鞶鑒”由兩個詞組成,鞶是名詞,鑒是動詞。通常用作動詞短語,表示以古為鑒。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歷史是最好的鞶鑒,我們應該從歷史中吸取教訓。
2. 過去的失敗是我們的鞶鑒,我們要總結經驗,不再犯同樣的錯誤。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成語“鞶鑒”??梢韵胂笞约号宕髦糯咳说捻Q,照瞧自己的形象,以此來警戒自己不犯同樣的錯誤。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歷史有關的成語,如“前車之鑒”、“反面教材”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要以歷史為鞶鑒,不要重蹈覆轍。
2. 初中生:歷史是我們的鞶鑒,我們要從歷史中吸取教訓。
3. 高中生:通過對歷史的研究,我們可以得到寶貴的鞶鑒。
4. 大學生:我們應該以歷史為鞶鑒,不斷進步和改進。
希望這個關于“鞶鑒”的學習指南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