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貌
基本解釋
形容;外貌。 漢 劉向 《列女傳·齊女傅母》:“儀貌壯麗,不可不自脩整,衣錦絅裳,飾在輿馬,是不貴德也。”《新唐書·文藝傳中·宋之問》:“ 之問 偉儀貌,雄於辯。”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吏部·任子為郎署》:“ 瞿 與先人厚善,予亦識其儀貌。”
成語(Idiom):儀貌(yí mào)
發音(Pronunciation):yí mà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外貌、容貌。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儀貌是指一個人的外表形象。它強調一個人的儀態、容貌和舉止。一個人的儀貌能夠反映出他的品德、修養和教養水平。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儀貌這個詞語在日常生活中常用于描述一個人的外表形象,特別是在人際交往和社交場合中。它可以用來表達對一個人外貌的評價,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儀態和舉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論語·子罕第三》中有一段話:“子曰:‘君子不器’。”解釋為:“君子不以儀貌論人。”這句話是孔子對于評價一個人的標準的表述,強調了一個人的品德和修養的重要性,而不是僅僅根據外貌來評判一個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儀貌是一個名詞,由“儀”和“貌”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儀貌莊重,給人一種很有修養的感覺。
2. 她的儀貌大方得體,深受同事們的喜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穿著整齊干凈的儀式服裝(儀),并且面容端莊美麗(貌),展示出高尚的氣質和儀態。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儀貌相關的成語,如“儀表堂堂”、“貌似強大”等,以豐富對于儀貌和外貌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儀貌很好,每次上臺表演都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贊揚。
2. 初中生:在面試時,一個人的儀貌很重要,它能給面試官留下好的第一印象。
3. 高中生:儀貌只是一個人的外在,更重要的是內在的修養和素質。
4. 大學生:雖然儀貌重要,但我們不能只看表面,要通過深入了解一個人來評價他的品德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