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拜
基本解釋
(1).封建時代對世交長輩所行的禮節。 宋 邵伯溫 《聞見前錄》卷十:“俄 潞公 代 魏公 為留守,未至,揚言云:‘ 李稷 之父 絢 ,我門下士也。聞 稷 敢慢 魏公 ,必以父死失教至此。吾視 稷 猶子也,果不悛,將庭訓之。’公至 北京 , 李稷 謁見,坐客次,久之,公著道服出,語之曰:‘而父吾客也,只八拜。’ 稷 不獲已,如數拜之。”
(2).指結為異姓兄弟。《京本通俗小說·馮玉梅團圓》:“當下 徐信 遂與 劉俊卿 八拜為交,置酒相待。” 元 無名氏 《氣英布》第一折:“臣與 英布 同鄉,又是少年八拜至交的兄弟。” 明 陳汝元 《金蓮記·郊遇》:“八拜相交,三年間隔,只是回頭欠早。”
成語(Idiom):八拜
發音(Pronunciation):bā bà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拜訪、拜會。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八拜是由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八”表示多次, “拜”表示拜訪或拜會。八拜的基本含義是多次拜訪或拜會。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八拜常用于形容頻繁的拜訪或拜會,也可以用來形容對某人或某事的多次敬仰或崇拜。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八拜最早出現在《后漢書·袁紹傳》中的一句話:“紹又八拜,曰:‘此真大丈夫也!’”。這句話中的“八拜”形容了袁紹對袁術的多次拜訪,表示袁紹對袁術的敬仰和崇拜之情。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八拜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八拜三次才得到了這個機會。
2. 她對這位老師八拜九拜,非常敬仰。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八拜”與頻繁的拜訪或拜會聯系起來,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更多與拜訪、拜會相關的成語,如“三顧茅廬”、“四海之內皆兄弟”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八拜過我的老師三次。
2. 初中生:他為了得到這個機會,八拜三次才成功。
3. 高中生:她對這位作家八拜九拜,非常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