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臨危下石
發音(Pronunciation):lín wēi xià sh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在危險的時候幫助別人或者趁人危難而加以攻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臨危下石是指在別人遇到危險或困難時,不僅不幫助他們,反而趁機加以攻擊或嘲笑。這個成語主要強調的是對人性的貶低和不仁慈的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常用于形容那些在別人遇到困難時,不僅不伸出援手,還趁機加以攻擊或者嘲笑的人。可以用來批評那些缺乏同情心和友善的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一位名叫孟子的哲學家。孟子曾經說過:“臨危下石,豈人之情也哉?人皆有兄弟也,臨危而不救,不忍也;不為之下石,不仁也。”他在這句話中既批評了那些在別人遇到危險時不伸出援手的人,也強調了人性中的同情和仁愛之情。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臨危下石由三個部分組成,分別是“臨危”、“下”和“石”。其中,“臨危”表示在危險的時候, “下”表示采取行動,而“石”則是指用石頭攻擊別人。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別人遇到困難時臨危下石,完全沒有同情心。
2. 我們應該相互幫助,而不是臨危下石。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記憶技巧來記憶這個成語:
1. 將“臨危下石”拆分為三個部分,分別記憶其含義。
2. 想象一個人在別人遇到危險時,不僅不幫助他們,反而拿起石頭攻擊他們的場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感興趣,可以繼續學習其他相關的成語,如“落井下石”、“乘人之危”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在同學考試不及格的時候臨危下石,取笑了他。
2. 初中生:他在朋友面臨困難時臨危下石,沒有給予幫助。
3. 高中生:她在同學遭受欺凌時臨危下石,沒有站出來維護正義。
4. 大學生:在同學遭遇挫折時,他臨危下石,嘲笑他的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