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癃
成語(Idiom):罷癃
發音(Pronunciation):bà bì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停止排尿,也用來形容停止或中斷某種活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罷癃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罷”意為停止,中斷,放棄,而“癃”指排尿。結合在一起,罷癃表示停止排尿的意思,也用來比喻停止或中斷某種活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罷癃這個成語常用于文學作品或口語中,用來形容某種活動或行為的中斷或停止。可以用來描述個人或團體在某種活動中的暫時休息或放棄。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罷癃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位名叫曹操的歷史人物。據說曹操在戰爭中時常忍受著長時間的排尿困擾,因此他在一次戰爭中,為了不耽誤戰斗,決定忍住不排尿。最終,他在戰斗勝利后才解決了這個問題。這個故事后來成為了罷癃這個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罷癃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別是“罷”和“癃”。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學習中罷癃了一段時間,以便集中精力應對考試。
2. 這個項目因為資金問題而罷癃了。
3. 她在工作中罷癃了一會兒,喝了杯咖啡后又繼續工作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罷癃”這個成語與停止排尿的畫面聯系起來,以幫助記憶。同時,可以嘗試將這個成語與停止或中斷某種活動的情景聯系起來,以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中斷、停止相關的成語,例如“扼腕長嘆”、“止渴思梅”等,以擴展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今天下課后,我罷癃了一會兒,然后才開始做作業。
2. 初中生(13-15歲):我覺得這個項目不太有希望,我們應該罷癃它。
3. 高中生(16-18歲):為了備考,我決定罷癃社交活動,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