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命
成語(Idiom):叛命
發音(Pronunciation):pàn mì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背叛命運,違背命令或安排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違背命運的安排,背叛或違抗命令或安排。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于形容背叛或違抗命令、規定的行為,也可用于形容違背命運的安排,表示勇敢、頑強、不屈服的精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叛命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史記·項羽本紀》中。項羽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和政治家,他在楚漢戰爭中與劉邦作戰。有一次,劉邦派劉敬去勸降項羽,劉敬回來后報告說項羽不但不聽勸降,而且還將他逐出了帳篷。劉敬非常氣憤,他說:“我為劉邦受屈,被項羽叛了命。”這就是“叛命”一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由“叛”和“命”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背叛了組織的命令,被開除了。
2. 這個士兵違抗了上級的命令,叛命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叛命”這個成語與背叛、違抗命令的行為聯系起來,形成關聯記憶。可以想象一個人站在十字路口,一邊是命運的安排,一邊是他自己的選擇,他選擇了違背命運的安排,背叛了命令,這就是叛命。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其他相關的成語,如“背信棄義”、“不顧一切”等,可以幫助更好地理解和運用叛命這個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不聽老師的話,叛命了。
2. 初中生(12-15歲):他違背了家長的安排,叛命了。
3. 高中生(15-18歲):他背叛了朋友的信任,叛命了。
4. 大學生(18歲以上):他違反了公司的規定,叛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