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婚
成語(Idiom):晚婚
發音(Pronunciation):wǎn hū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延遲結婚,指年齡較大才結婚。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晚婚是指男女年齡較大才結婚。在古代社會,晚婚是不常見的,因為早婚是傳統的婚姻觀念。然而,在現代社會,隨著人們對婚姻觀念的改變,晚婚逐漸成為一種趨勢。晚婚可能因為個人追求事業、經濟壓力、自由選擇等原因而延遲結婚。晚婚也可以指遲到了結婚的時機,可能是因為一些意外情況或個人原因而導致。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晚婚這個成語可以用于描述一個人在年齡較大時才結婚的情況。可以用于討論婚姻觀念的變化,以及社會對于晚婚的接受程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晚婚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婚姻觀念。在古代社會,早婚是一種普遍的現象,女性一般在十幾歲就會被嫁出去。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對婚姻觀念的改變,晚婚逐漸成為一種趨勢。晚婚成為了一種新的生活方式,人們更加注重自己的事業和個人發展,而不是過早地步入婚姻。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晚婚是由“晚”和“婚”兩個字組成的。晚表示時間的延遲,婚表示結婚的意思。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由于專注于事業發展,他選擇了晚婚。
2. 現代社會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晚婚,追求更多的自由和個人發展空間。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自己或他人的經歷聯系起來記憶晚婚這個成語。例如,你可以想象一個朋友或親戚在年齡較大時才結婚的情景,或者回憶自己是否有晚婚的計劃或經歷。與個人經歷相關的記憶更容易被記住。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婚姻觀念的變化和晚婚現象感興趣,可以進一步了解現代社會對于晚婚的態度和影響。可以閱讀相關的文章、調查報告或觀點討論,以深入了解這一話題。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聽說我的鄰居姐姐晚婚,她已經30歲了才結婚。
2. 初中生(13-15歲):我覺得晚婚是個好主意,可以先專注于學業和個人發展。
3. 高中生(16-18歲):我父母希望我晚婚,他們認為我應該先完成學業再考慮結婚。
4. 大學生(19-22歲):我覺得晚婚是個個人選擇,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想法和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