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書
成語(Idiom):志書
發音(Pronunciation):zhì sh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志向高遠、有遠大抱負的書籍。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志書是由“志”和“書”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志”指志向、抱負,表示一個人有遠大的目標和抱負;“書”指書籍,代表知識和智慧。志書形容一本書籍具有高遠的志向和抱負,內容豐富有深度。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贊美一本書的作者或內容具有遠大的志向和抱負。也可用于形容人們對于學習的追求和對知識的渴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志書”的具體故事起源尚無明確記載。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本《論語》是一本真正的志書,里面蘊含著孔子的智慧和追求。
2. 他的《西游記》被譽為中國古代小說中的一部志書。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志書”的發音“zhì shū”與“知書”的發音“zhī shū”相似,兩者有一定的關聯性。通過將“志書”與“知書”聯系起來,可以幫助記憶其基本含義為具有高遠志向和抱負的書籍。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文學、哲學相關的成語,如“學富五車”、“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等,可以進一步拓展對于中國文化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希望將來能寫一本志書,讓更多的人讀到我的故事。
2. 初中生:這本《紅樓夢》是一部經典的志書,它描繪了豐富的人物形象和社會風貌。
3. 高中生:我喜歡讀那些有遠大抱負的志書,它們能夠激勵我不斷進取。
4. 大學生:這本《資本論》是一本重要的志書,它對于理解經濟學和社會學有著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