涓縷
成語(Idiom):涓縷
發音(Pronunciation):juān lǚ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水流細小而緩慢。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涓縷是由兩個詞組成的成語,涓指的是細小的水流,縷指的是細小的絲線。涓縷形容水流細小而緩慢,也可以形容事物的發展緩慢而細微。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水流、思維、言語等細小而緩慢的情況。也可以用來形容事物的發展緩慢而細微。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涓縷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詩經·小雅·鶴鳴》中,原文為:“涓縷于泉,不暇至矣。”意思是水流細小而緩慢,無法到達。后來,涓縷這個成語逐漸被廣泛使用。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涓縷是由兩個單字組成的成語,每個字都有自己的含義,但結合在一起形成了新的意義。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河水涓縷,悠悠流淌。
2. 他的思維涓縷,需要時間來理清。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涓縷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條細小的溪流,水流細小而緩慢地流淌著。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涓縷相關的成語,如“涓滴成河”、“縷縷細語”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小溪流水涓縷,鳥兒在樹上歡快地唱歌。
2. 初中生(13-15歲):他的思維像涓縷一樣細小而緩慢,需要時間來理解。
3. 高中生(16-18歲):時間的流逝如同涓縷,我們要珍惜每一刻。
4. 大學生及以上:在現代社會,信息的傳遞已經從涓縷變得迅猛而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