恤養
成語(Idiom):恤養
發音(Pronunciation):xù yǎ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關心照顧,體恤養育。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恤養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分別是“恤”和“養”。其中,“恤”表示關心、照顧,體恤他人的困苦和痛苦;“養”表示養育、照料,給予人們生活上的幫助和照顧。恤養這個成語的含義是指關心照顧他人,體恤他人的痛苦和困難,給予他們幫助和照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恤養這個成語可以用于描述人們關心照顧他人,體恤他人的困苦和痛苦的行為。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用恤養來形容一個人對他人的關懷和照顧,例如在照顧老人、幫助弱勢群體、關心朋友的困難等情境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恤養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左傳·哀公十二年》。故事中,晉國的哀公去世后,他的兒子和弟弟爭奪王位,最終弟弟勝出,成為晉國的新國君。新國君非常關心照顧哀公的兒子,體恤他們的困苦和痛苦,給予他們幫助和照顧,因此人們用“恤養”來形容這種關心照顧他人的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恤養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恤”是動詞,“養”是動詞的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恤養著那些貧困的孩子,給予他們幫助和關懷。
2. 她對待每一個學生都很恤養,關心照顧他們的學習和生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恤”字和“養”字的意思進行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恤可以理解為關心、照顧,而養可以理解為養育、照料。將恤和養結合起來,就是關心照顧他人,體恤他人的困苦和痛苦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查閱相關的詩詞、散文和小說來進一步了解恤養這個成語的使用情境和意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老師常常恤養我們,幫助我們解決學習上的困難。
2. 初中生(13-15歲):父母對我們的恤養讓我們感到溫暖和安心。
3. 高中生(16-18歲):作為學長學姐,我們要恤養新生,幫助他們適應大學生活。
4. 大學生(19-22歲):在社區志愿活動中,我們應該恤養老人和孤寡老人,關心他們的生活和健康。
5. 成年人(23歲及以上):在工作中,我們應該恤養同事,互相幫助,共同完成工作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