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惡不悛造句
成語(Idiom):造惡不悛
發音(Pronunciation):zào è bù qu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做壞事不悔改,不思悔改。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造惡不悛是一個由四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造惡”指的是做壞事,指一個人不斷地做惡、做壞事情;“不悛”指的是不悔改、不思悔改。整個成語的意思是指一個人做了壞事后,不但不悔改,還繼續做壞事,沒有反省和改正的意思。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造惡不悛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犯了錯卻不悔改、不反省,繼續做壞事的情況。可以用在日常生活中或者文學作品中,用來批評那些不思悔改、不愿意改正錯誤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根據傳說,這個成語的故事源于戰國時期的楚國。當時,楚國有一個叫子胥的大臣,他為楚國立下了許多功勞,但是由于一些政治斗爭,他被貶為囚徒。子胥在囚禁期間,一直不悔改,反而繼續對楚國進行破壞。最終,他被秦國俘虜并殺害。因此,這個成語就形容子胥這種造惡不悔的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四個漢字組成,分別是“造惡不悛”。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明知道自己的行為是錯誤的,卻依然造惡不悛。
2. 這個小偷屢次被抓住,但他卻造惡不悛,依然不停地偷竊。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在做壞事之后,沒有悔改的意識,繼續做壞事,形象地表達了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學習其他與悔改、道德修養相關的成語來豐富自己的詞匯量和文化素養,例如“悔過自新”、“知錯能改”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偷了別人的東西,還不承認,真是造惡不悛。
2. 初中生:那個學生一直欺負同學,老師多次批評他也不改,真是造惡不悛。
3. 高中生:這個政府官員貪污腐敗,被抓住后還不悔改,真是造惡不悛。
精品推薦
- 五指山市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35/23℃
- 久治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風向:東南風,風力:<3級,氣溫:18/5℃
- 渭源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2/10℃
- 臨潭縣05月30日天氣:陣雨轉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19/8℃
- 尼勒克縣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1/8℃
- 達坂城區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2/6℃
- 白城市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5/14℃
- 疏附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6/16℃
- 永靖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9/17℃
- 兩當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小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