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教敗俗造句
成語(Idiom):傷教敗俗
發音(Pronunciation):shāng jiào bài s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某種言行或行為違背了宗教信仰或社會道德規范,對宗教和社會道德產生了負面影響。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這個成語由四個漢字組成,其中“傷”意為損害,破壞;“教”指宗教;“敗”意為敗壞,糟蹋;“俗”指社會道德規范。整個成語的意思是某種言行或行為違背了宗教信仰或社會道德規范,對宗教和社會道德產生了負面影響。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那些違背宗教信仰或社會道德規范的行為,批評這些行為對宗教和社會道德造成的傷害。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漢書·藝文志》中記載了一個故事。相傳在西漢時期,有一位名叫楊震的官員,他對宗教信仰和社會道德非常重視。有一天,他聽說宮廷里有人舉行邪教活動,違背了宗教規定,敗壞了社會道德。于是,楊震寫了一封奏折,上書皇帝,批評這種行為傷害了宗教信仰和社會道德,希望皇帝能夠加以制止。這個故事成為了“傷教敗俗”這個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四個漢字的組合,形式為“動詞 + 名詞 + 動詞 + 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言行舉止嚴重傷教敗俗。
2. 這種違法行為完全傷教敗俗。
3. 我們應該共同努力,防止任何行為傷教敗俗。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這個成語的四個字分別與其含義聯系起來,形成一個故事。比如,“傷”可以想象成一個手指捅破了一個宗教標志;“教”可以想象成一個教堂;“敗”可以想象成一個被打破的瓷器;“俗”可以想象成一個違背社會道德的行為。通過這種形象化的記憶方法,可以更容易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宗教信仰”、“社會道德規范”等,了解它們的含義和用法,豐富自己的詞匯量和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們的行為傷教敗俗,應該受到懲罰。
2. 初中生:我們要培養正確的價值觀,避免傷教敗俗的行為。
3. 高中生:一些網絡游戲中存在的低俗內容傷害了宗教信仰,敗壞了社會道德。
4. 大學生:作為大學生,我們應該樹立良好的道德觀念,杜絕傷教敗俗的行為。
精品推薦
- 茫崖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西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17/8℃
- 昭蘇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19/6℃
- 果洛05月30日天氣:小雨,風向:東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0/0℃
- 柯坪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8/13℃
- 鞏留縣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4/9℃
- 文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31/20℃
- 互助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西南風,風力:<3級,氣溫:23/8℃
- 湟中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1/9℃
- 黃南州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3/8℃
- 臺中市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陰,風向: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3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