鋒鏑余生造句
成語(Idiom):鋒鏑余生
發音(Pronunciation):fēng dí yú shē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戰爭結束后,戰場上的鋒芒和箭鏑仍然存在,比喻戰爭結束后,戰斗的余波仍然存在。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鋒鏑,指戰爭時使用的刀槍箭矢,代表戰斗的兇險和殘酷。余生,指戰爭結束后的時期。成語“鋒鏑余生”形象地描述了戰爭結束后,戰斗的余波仍然存在,暗示戰爭的痛苦和影響并未完全消失。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于形容戰爭結束后,殘留的問題、矛盾或后遺癥仍然存在的情況。也可以用來比喻某種矛盾或問題的余波未消,依然存在困擾或影響。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這個成語最早出自《孟子·公孫丑上》:“士有鋒鏑之節,而無鋒鏑之功,君子亦有鋒鏑之言,而無鋒鏑之行?!边@句話意味著士人要有鋒芒之氣,但不一定要在戰場上有所作為。后來,這個成語逐漸演變為形容戰爭結束后的局勢。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鋒鏑余生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戰爭結束后,社會上的種種問題仍然存在,我們仍然面臨著鋒鏑余生。
2. 這場戰爭雖然結束了,但是戰爭的余波仍然存在,我們需要花費很長時間來解決鋒鏑余生。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將“鋒鏑”與戰爭的刀槍箭矢聯系起來,而“余生”則表示戰爭結束后的時期。可以想象戰爭結束后,戰場上殘留的刀槍箭矢,形象地表示戰爭的余波仍然存在。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歷史上的戰爭和戰爭結束后的局勢,以及戰爭對社會和人民的影響。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戰爭結束后,雖然沒有戰斗了,但是人們還要花很長時間來解決鋒鏑余生。
2. 初中生:鋒鏑余生告訴我們,戰爭雖然結束了,但是戰爭的影響和后遺癥還需要我們去面對和解決。
3. 高中生:學習歷史可以了解戰爭的殘酷和戰爭結束后的鋒鏑余生,這對我們認識歷史和珍惜和平都很重要。
精品推薦
- 阿圖什市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7/13℃
- 西沙群島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西北風,風力:3-4級轉4-5級,氣溫:33/28℃
- 霍城縣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7/14℃
- 文昌市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35/25℃
- 疏勒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6/16℃
- 惠農區05月30日天氣:晴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轉3-4級,氣溫:29/16℃
- 涇源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轉3-4級,氣溫:24/9℃
- 舟曲縣05月30日天氣:陣雨轉小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8/18℃
- 治多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西南風,風力:3-4級,氣溫:19/0℃
- 海原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轉3-4級,氣溫:2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