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而校造句
成語(Idiom):同年而校
發音(Pronunciation):tóng nián ér xià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同年入學同一所學校,指同年入學的學生在同一所學校就讀。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同年而校”是由“同年”和“而校”兩個詞組成的。其中,“同年”表示同一年份,指同一年份入學的學生;“而校”表示同一所學校,指這些學生在同一所學校就讀。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用來形容同一年份入學的學生在同一所學校求學的情況,多用于學校、教育領域的討論或描述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同年而校”最早見于《左傳·襄公十五年》:“同年而校,未有如我大者。”這句話是魯國大夫子貢對魯國公子無忌的評價,指出自己與公子無忌同年入學,但沒有人比他更有成就。后來,這個成語逐漸被人們廣泛使用。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由名詞“同年”和動詞短語“而校”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我們是同年而校的同學,在一起度過了美好的大學時光。
2. 他們同年而校,卻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
3. 這所學校的特點是招收同年而校的學生,培養他們的團隊合作精神。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同年而校”拆解成“同年”和“而校”兩部分進行記憶。可以想象同年入學的學生們一起走進同一所學校,形成了“同年而校”的場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與學校、教育相關的成語,如“同窗共進”、“師出無名”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和我的朋友們是同年而校的同學,我們一起上學很開心。
2. 初中生:我們同年而校的同學們在學校里組織了一個志愿者團隊,為社區服務。
3. 高中生:同年而校的同學們每天一起上課、一起學習,我們的友誼越來越深厚。
4. 大學生:同年而校的同學們在大學里形成了一個緊密的學習群體,互相鼓勵,共同進步。
精品推薦
- 大柴旦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西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19/8℃
- 響水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1/16℃
- 迭部縣05月30日天氣:陣雨轉小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4/10℃
- 永濟市05月30日天氣:晴轉多云,風向:西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4/18℃
- 廣河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6/15℃
- 西寧市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風,風力:3-4級,氣溫:24/10℃
- 阿勒泰區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17/6℃
- 臺北市05月30日天氣:小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7/24℃
- 隆德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轉3-4級,氣溫:23/9℃
- 阿瓦提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