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骨之余造句
成語(Idiom):枯骨之余
發音(Pronunciation):kū gǔ zhī y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在生命的最后階段,只剩下枯燥的骨頭,形容人已經非常衰老、虛弱,接近死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這個成語源自《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原文是“虞卿以枯骨之余,奉教誨于太子”。意思是指虞卿雖然年紀已大,但仍然能夠奉教誨于太子,形容他仍然有所作為。后來,這個成語的含義逐漸演變為指人年老體衰,只剩下枯燥的骨頭。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人年老體衰,精神衰弱,生命垂危的情況。可以用來形容年邁的長輩、身體不好的病人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歷史故事。據說,虞卿是中國春秋時期的一位政治家和教育家,他在年老體衰之后仍然能夠奉教誨于太子。這個故事表達了虞卿的堅韌和不屈不撓的精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枯骨之余是一個由四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枯骨”表示年老體衰,而“之余”表示剩余的部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年事已高,身體虛弱,只剩下枯骨之余。
2. 老人雖然已經枯骨之余,但仍然保持著樂觀的心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年老體衰的人,只剩下枯燥的骨頭,無法再做其他事情,這樣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中國成語感興趣,可以學習更多的成語,了解它們的起源和用法。同時,你也可以通過閱讀古代文學作品和故事,來進一步了解這些成語的背景和意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明(小學生):我的奶奶已經枯骨之余了,但她還是很開心地和我們一起玩耍。
2. 小紅(初中生):這位老師雖然已經枯骨之余,但他仍然熱愛教學,對每個學生都很關心。
3. 小杰(高中生):那位藝術家已經枯骨之余,但他的作品仍然充滿了生命力,給人以啟發。
精品推薦
- 皮山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7/14℃
- 鹽城市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3/19℃
- 額敏縣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19/8℃
- 吉木薩爾縣05月30日天氣:陰轉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2/11℃
- 白城市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5/14℃
- 屯昌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36/24℃
- 海南州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南風,風力:<3級,氣溫:21/8℃
- 博湖縣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西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4/12℃
- 天山區05月30日天氣:晴轉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0/10℃
- 西吉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轉3-4級,氣溫: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