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轟而散造句
成語(Idiom):一轟而散
發音(Pronunciation):yī hōng ér s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一群人或事物在遭受打擊、沖擊后迅速分散逃散的情景。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這個成語中的“一轟”意指猛烈的爆炸聲或沖擊力,而“而散”表示迅速分散逃散。因此,“一轟而散”形容一群人或事物在遭受強烈打擊或沖擊后,迅速四散逃離。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描述在遭受打擊、沖擊或威脅之后,人們迅速分散逃離的情景。它可以用來形容敵人在戰斗中被炮火轟擊后潰散逃跑,也可以用來形容人群在遇到突發事件時爭相逃離的場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兵法和戰爭時期。在戰場上,如果敵人遭到猛烈的炮火轟擊,他們往往會受到驚嚇并迅速四散逃離,形成一片混亂的場景。因此,人們就用“一轟而散”來形容這種情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四個漢字組成,其中“一轟”表示爆炸聲或沖擊力,“而散”表示迅速分散逃散。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戰場上,敵人遭受猛烈炮火轟擊后,他們一轟而散,潰不成軍。
2. 當地發生地震后,人們一聽到巨響就一轟而散,爭相逃離危險區域。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一轟而散”與炮火轟擊和人群逃散的場景聯系起來。想象敵人受到猛烈的炮火轟擊后,他們迅速四散逃離的情景,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和詞語,例如“一瞬即逝”、“一去不復返”等,以擴展對漢語成語的理解和運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當老師宣布下課的時候,同學們一轟而散,迅速離開教室。
2. 初中生:在學校突發火警時,同學們聽到警報后,一轟而散,迅速撤離到安全地點。
3. 高中生:考試結束后,同學們放下筆一轟而散,歡呼雀躍地離開考場。
精品推薦
- 中衛市05月30日天氣:晴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轉4-5級,氣溫:29/15℃
- 尉犁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6/15℃
- 臨潭縣05月30日天氣:陣雨轉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19/8℃
- 城北區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風,風力:3-4級,氣溫:24/10℃
- 吉木薩爾縣05月30日天氣:陰轉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2/11℃
- 臺中市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陰,風向: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33/24℃
- 海北州05月30日天氣:小雨,風向:東南風,風力:3-4級,氣溫:19/5℃
- 烏爾禾區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晴,風向:西風,風力:4-5級轉<3級,氣溫:22/13℃
- 原州區05月30日天氣:晴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轉3-4級,氣溫:24/11℃
- 碌曲縣05月30日天氣:陣雨轉小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