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潤之譖造句
成語(Idiom):浸潤之譖
發音(Pronunciation):jìn rùn zhī z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惡意中傷、誹謗他人,以達到破壞或損害對方聲譽的目的。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浸潤之譖是由“浸潤”和“譖”兩個詞組成的成語。浸潤表示滲透、滲入,譖表示誹謗、中傷。浸潤之譖形容惡意中傷的言語或行為,像水滲透到木頭中一樣,悄無聲息地侵蝕對方的名譽和尊嚴。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浸潤之譖常用于描述某人對他人進行惡意中傷、誹謗的行為,尤其在網絡時代,這種行為更加普遍。該成語可以用于討論人際關系中的惡意誹謗行為,提醒人們要珍惜自己的名譽,不輕易相信他人的讒言。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浸潤之譖的故事起源于《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主父偃是秦國的一位將軍,他的兒子主父偃被秦始皇所害。主父偃在朝廷上為自己的兒子辯護,但被人用惡意中傷的言辭攻擊。主父偃聽后深感痛苦,于是用“浸潤之譖”來形容這種惡意中傷的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由動詞“浸潤”和名詞“之譖”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經常用浸潤之譖來中傷別人,真是無恥至極。
2. 遭受浸潤之譖后,他的名譽受到了嚴重損害。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成“水滲透到木頭中,悄悄地侵蝕木頭的結構”,從而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人際關系、名譽等相關的成語,如“食言而肥”、“口是心非”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們班上有一個同學經常用浸潤之譖來欺負別人。
2. 初中生:在網絡時代,我們要小心別人對我們進行浸潤之譖。
3. 高中生:這部電視劇中,主人公遭受了浸潤之譖,但最終還是戰勝了困難。
精品推薦
- 城中區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風,風力:3-4級,氣溫:24/10℃
- 雜多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西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0/1℃
- 香港05月30日天氣:晴轉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32/28℃
- 策勒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6/13℃
- 哈巴河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16/5℃
- 新絳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多云,風向:西南風,風力:<3級,氣溫:22/18℃
- 精河縣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7/14℃
- 儋州市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34/25℃
- 城北區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風,風力:3-4級,氣溫:24/10℃
- 原州區05月30日天氣:晴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轉3-4級,氣溫:2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