鼉鳴鱉應造句
成語(Idiom):鼉鳴鱉應 (tú míng biē yìng)
發音(Pronunciation):tú míng biē yì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眾口一詞,聲勢浩大。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鼉,音tuó,古代傳說中的大龜;鱉,音biē,古代傳說中的大龜。鼉鳴鱉應形容聲音響亮,如同鼉鳴鱉應一樣,聲勢浩大,眾口一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聲音響亮,眾口一詞的場合。比如,某個觀點或消息在眾人之間迅速傳播,大家紛紛表達相同的意見或回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項羽本紀》中有一則故事,說項羽在楚漢戰爭中,發出號令要求士兵們集結起來。士兵們聽到號令后紛紛鳴金收隊,聲音響亮,如同鼉鳴鱉應。后來,這個故事就演變為成語,用來形容聲勢浩大。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鼉鳴鱉應是由兩個動物的名稱組成的,形容聲音響亮,眾口一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這個會議上,大家鼉鳴鱉應,一致同意了這個決議。
2. 這個消息傳出后,大家紛紛鼉鳴鱉應,表示支持。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鼉鳴鱉應的發音“tú míng biē yìng”與聲音響亮、眾口一詞的意思聯系起來,形象地想象成許多人一起發出響亮的聲音。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聲音、傳播相關的成語,如“四通八達”、“聲東擊西”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班上的同學鼉鳴鱉應,一起喊起口號來。
2. 初中生:大家鼉鳴鱉應,響亮地為學校的運動隊加油。
3. 高中生:在班會上,同學們鼉鳴鱉應,表達對老師的感謝和祝福。
4. 大學生:在社團活動中,大家鼉鳴鱉應,共同制定了下一步的計劃。
-
1、諸君等并衣冠世胄,杞梓良才,神鼎靈繹之秋,裂地封侯之始,豹變鵲起,今也其時,鼉鳴鱉應,見機而作,宜各鳩率子弟,共建功名。 [查看全部]
精品推薦
- 漳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4/11℃
- 曲麻萊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西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18/0℃
- 安定區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1/11℃
- 岳普湖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9/15℃
- 迭部縣05月30日天氣:陣雨轉小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4/10℃
- 陽城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西南風,風力:<3級,氣溫:24/16℃
- 海東地區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風,風力:<3級,氣溫:26/11℃
- 民豐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東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6/14℃
- 沁水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西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2/14℃
- 永靖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