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杼之疑造句
成語(Idiom):投杼之疑(tóu zhù zhī yí)
發音(Pronunciation):tóu zhù zhī y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對別人的行為或言論產生懷疑,對其真實性產生疑問。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投杼,古代一種用來抵擋敵人攻擊的兵器,形狀像箭矢。投杼之疑比喻對別人的行為或言論表示懷疑,認為其不可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于形容對某人的言行產生懷疑,表示對其真實性持懷疑態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昭公二十九年》中記載了一個故事,當時齊國有一個叫做敬仲的人,他在齊國官府工作,因為他的誠實守信,被人們稱為“杼杼”,意為誠實可靠。有一天,敬仲被人誣告說他貪污受賄,但官府對此事表示懷疑。于是,敬仲拿出自己的工資袋,對官府說:“請您將這個袋子投擲出去,如果里面有任何貪污受賄的東西,我愿意受到嚴懲。”官府投擲袋子后,里面什么都沒有。這件事情傳開后,人們對敬仲的誠實更加欽佩,于是就有了“投杼之疑”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四個漢字的成語,形式為“動詞+名詞+之+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言行舉止讓人產生了投杼之疑。
2. 我對他的承諾感到投杼之疑。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梢詫ⅰ巴惰獭甭撓霝橥稊S箭矢,而“之疑”則表示懷疑。因此,可以將成語的意思理解為“投擲箭矢的懷疑”,即對別人的行為或言論表示懷疑。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疑神疑鬼”、“疑人先禍己”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說要給我們放假一天,我對這個消息產生了投杼之疑。
2. 初中生:同學們都說他偷看了試卷,我對此事產生了投杼之疑。
3. 高中生:他的解釋讓我對他的動機產生了投杼之疑。
4. 大學生:老板突然給我加薪,我對他的動機產生了投杼之疑。
精品推薦
- 稷山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西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4/18℃
- 吐魯番地區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30/20℃
- 阿勒泰區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17/6℃
- 城西區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風,風力:3-4級,氣溫:24/10℃
- 新源縣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3/9℃
- 柯坪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8/13℃
- 屯昌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36/24℃
- 剛察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雨夾雪,風向:西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16/2℃
- 葉城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7/16℃
- 哈巴河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