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舌燒城造句
成語(Idiom):赤舌燒城
發音(Pronunciation):chì shé shāo ché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口能言善辯,以口舌之能力煽動事端,引起紛爭和混亂。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赤舌燒城成語由“赤舌”和“燒城”兩個詞組成。赤舌指的是紅色的舌頭,比喻能言善辯;燒城指的是燒毀城市,比喻引起紛爭和混亂。整個成語意味著通過口舌之能力引起紛爭和混亂。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于形容那些善于挑撥離間、制造紛爭的人。可以用在描述政治斗爭、社會事件或者人際關系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這個成語源于春秋時期的一個故事。當時,齊國的公子糾和姜尚是好朋友,但公子糾的妻子卻嫉妒姜尚。于是,她找到了一個叫赤舌的巫師,讓他用巫術煽動紛爭。赤舌利用自己的口才,成功地挑起了公子糾和姜尚之間的爭斗,最終導致了齊國內部的混亂和動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由兩個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個赤舌燒城的人,經常在朋友之間制造紛爭。
2. 這位政客以赤舌燒城的手段,成功地煽動了人們的情緒。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人用他的紅色舌頭煽動起了一座城市的火焰,引起了紛爭和混亂的場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有關中國成語的信息,可以閱讀相關的成語故事和成語詞典。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們班上有一個同學總是喜歡用赤舌燒城的方法讓其他同學之間產生矛盾。
2. 初中生:我們班的班長很懂得赤舌燒城,經常通過巧妙的言辭引起同學們的爭吵。
3. 高中生:在政治辯論中,一位學生運用赤舌燒城的方法成功地煽動了觀眾的情緒。
4. 大學生:這個社交平臺上有很多人利用赤舌燒城的手段制造謠言,引起社會的不安。
精品推薦
- 和田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5/15℃
- 輪臺縣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4/11℃
- 鞏留縣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4/9℃
- 臨高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34/24℃
- 垣曲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多云,風向:西北風,風力:<3級,氣溫:26/16℃
- 鄯善縣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7/15℃
- 河津市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西風,風力:<3級,氣溫:24/19℃
- 昌吉市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東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4/11℃
- 隴西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7/13℃
- 東方市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