饋貧之糧造句
成語(Idiom):饋貧之糧
發(fā)音(Pronunciation):kuì pín zhī liá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給予貧窮的人物質幫助或救濟。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饋貧之糧源自《論語·述而》中的一句話:“君子有饑色而不饑餒,有寒色而不寒栗,饋饋如也。”這句話的意思是,君子即使面臨饑寒,也不會饑餓和凍寒發(fā)抖,而是會主動去幫助別人,給予他們物質上的幫助。饋貧之糧的含義是指幫助貧窮的人,給予他們溫暖和救濟。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樂于助人,善于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特別是那些貧窮的人。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團隊或組織樂于奉獻,愿意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孔子的時代。孔子提出了一種思想,認為君子應該有饑色而不饑餒,有寒色而不寒栗,即使自己面臨困難也要努力幫助別人。這種思想對后世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成為了中國文化中關于助人為樂的重要價值觀之一。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饋貧之糧是一個由四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饋”表示給予,提供;“貧”表示貧窮;“之”表示的是一個連接詞,用來連接“貧”和“糧”;“糧”表示食物,物質幫助。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個饋貧之糧的好人,總是樂于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2. 這個慈善機構每年都會饋貧之糧,幫助那些貧窮的家庭度過難關。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lián)想記憶來記住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在貧窮的時候,另一個人主動走過來給他提供食物,幫助他渡過難關的場景。這樣可以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和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和故事,了解中國文化中關于助人為樂的價值觀。也可以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施粥之惠”、“濟困扶危”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長大后成為一個饋貧之糧的人,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2. 初中生:我們班組織了一次慈善活動,為當?shù)氐呢毨Ъ彝ヰ佖氈Z。
3. 高中生:作為一名學生,我們應該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為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饋貧之糧。
精品推薦
- 天峻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風向: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17/2℃
- 莎車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xù)風向,風力:<3級,氣溫:27/16℃
- 大柴旦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西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19/8℃
- 澳門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無持續(xù)風向,風力:<3級,氣溫:33/28℃
- 香港05月30日天氣:晴轉多云,風向:無持續(xù)風向,風力:<3級,氣溫:32/28℃
- 莘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多云,風向:東風,風力:<3級,氣溫:27/17℃
- 青河縣05月30日天氣:陰轉小雨,風向:無持續(xù)風向,風力:<3級,氣溫:15/6℃
- 囊謙縣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西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4/5℃
- 木壘縣05月30日天氣:陰轉多云,風向:西北風,風力:3-4級,氣溫:17/9℃
- 吳忠市05月30日天氣:晴轉小雨,風向:無持續(xù)風向,風力:<3級轉3-4級,氣溫: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