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使往還造句
成語(Idiom):信使往還
發音(Pronunciation):xìn shǐ wǎng hu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來往頻繁、傳遞消息頻繁。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信使往還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用來形容信息傳遞的頻繁和快速。它可以用來描述人們之間的溝通,特別是在交流信息方面的高效能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該成語常用于形容工作中信息傳遞的快速和高效,也可以用于描述人們之間的頻繁交流和溝通。例如,在一個團隊合作的項目中,成員之間需要頻繁交流和協調,可以使用這個成語來形容團隊的高效溝通。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信使往還”的故事起源于古代中國。在古代,沒有現代化的通信手段,人們需要通過信使來傳遞消息。信使往還的頻繁活動在古代是非常常見的,因此形成了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信使往還由兩個詞組成,信使和往還。信使指的是傳遞消息的人,往還指的是來回往返。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之間的信息傳遞非常高效,就像信使往還一樣。
2. 在這個團隊中,信息傳遞像信使往還一樣快速。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想象一個忙碌的信使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信使來回奔跑,傳遞消息的場景,有助于記憶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溝通和信息傳遞相關的成語,如“耳提面命”、“傳宗接代”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經常用信使往還來形容我們班上的同學們在課堂上的互動。
2. 初中生:我們班級的群里信息傳遞很快,就像信使往還一樣。
3. 高中生:在高中生活中,信息傳遞的速度很快,就像信使往還一樣。
4. 大學生:大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信息傳遞非常頻繁,可以用信使往還來形容。
5. 成年人:在工作中,團隊之間的信息傳遞需要像信使往還一樣高效。
-
1、日、頑雙方信使往還,狼狽為奸,人民陷于水深火熱之中。2、肥王對解憂關懷備至,言聽計從,從而也拉近了漢廷與烏孫國的密切關系,雙方信使往還,不絕于途。3、在這種互利的基礎下,太宗時期,宋麗關系特別緊密,雙方信使往還,封贈通貢,無年無之。4、頑雙方信使往還,狼狽為奸,人民陷于水深火熱之中。5、我告訴你... [查看全部]
精品推薦
- 文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31/20℃
- 和靜縣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3/12℃
- 疏勒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6/16℃
- 同仁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3/8℃
- 化隆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南風,風力:<3級,氣溫:20/6℃
- 獨山子區05月30日天氣:陰轉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6/12℃
- 大通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3/9℃
- 拜城縣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5/9℃
- 響水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1/16℃
- 瓊海市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35/26℃